首页 >>游记攻略 >>恭城柿饼与油茶

恭城柿饼与油茶1天 精华 优质 实用
  • 2018年1
  • 桂林
  • 桂林
柿,原产我国,除极寒冷地区外,各地均有栽培。果供生食,或制柿饼、柿酒,树供观赏。中医学上用柿蒂与柿饼入药,柿蒂性温、味苦涩,功能下气降逆,主治呃逆、嗳气等症;柿饼炙炭,可治便血。变种油柿可提取柿漆。上面介绍了柿的情况,你一定想知道柿的由来吧。
 
    
 
   说的是兵圣孙武、武圣关羽应嫦娥之邀,游过桂林山水之后,除了对山水之美赞叹不已外,对桂林的地形也非常感兴趣。二位都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圣人,关羽以勇武见长,孙子以智谋取胜,都想研究一番,在桂林这块山区与平原、谷地与水泽错综复杂的地形上,如何调兵遣将。 
 
   嫦娥听说二圣要在桂林演练兵法,好生欢喜。她自从私奔广寒宫,日日孤单,夜夜寂寞,见到关武帝之后,被武圣雄姿英发的气概所迷恋,不知怎的,总有一种剪不 断、理还乱的思绪缠绕着,心想自己莫非爱上他了不成,可武圣是有妻儿老小的呀。嫦娥虽说是上天第一美仙,可关圣娇妻貂婵也是人间第一美人呀。唉,嫦娥自叹 命苦,只有把单相思深深地埋在心底,登上尧山玉皇阁,观阵去了。
 
   孙武跟关羽约好,前者守,后者攻;孙武以临桂为大本营,关羽以灵川为统帅部,由孙武化蚁为卒,在兴安布下一字长蛇阵,全州布下二龙戏珠阵,灌阳布下三才天 地阵,资源布下四门金锁阵,龙胜布下五虎牵羊阵,永福布下六子联芳阵,荔浦布下七星北斗阵,平乐布下八卦阴阳阵,阳朔布下九宫连环阵,恭城布下十面埋伏 阵,让关羽撒豆为兵,前来破阵!
 
   那关公不愧是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;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的武圣,他一路过关斩将,攻城陷池,只饮一杯三花酒的功夫,便破了一字长蛇阵,一日连克五城,第二天黄昏就打到了阳朔。待破了九宫连环阵,关羽心想,不如连夜破了十面埋伏阵,也好在嫦娥面前露露脸。
 
   关羽应邀来桂林游览,跟嫦娥见了面后,也被她的美貌、丰采、学识、气质深深打动,自古英雄爱美人,关羽自然也难过此关。他急于想去见嫦娥,登上赤兔追风马,高举青龙偃月刀,破十面埋伏阵去也!
 
   且说兵圣见武圣二日之内,连破九阵,打心眼里佩服。又见关羽单枪匹马,连夜向恭城杀来,意得神飞的样子,觉得很不对劲,掐指一算,便知了关羽的心思。兵圣 自言自语道:这怎么行,关羽家有绝代美圣貂婵为妻,嫦娥月神受天下人敬仰,两位岂能为儿女私情坏了千古名声,得赶快制止才是。于是重新调整十面埋伏阵的布 局,有如天罗地网,铜墙铁壁,水泼不进,插翅难飞。当关羽杀进阵来,孙武马上招来弥天大雾,伸手不见五指,莫辨东西。 
 
   关羽但听得 阵中电闪雷鸣,杀声震天,风惨惨,雨森森,魔身鬼影,四处显现。关羽虽然打了一辈子的大仗、恶仗,也没见过这种险恶场面,不由得心惊胆寒。心想:这孙猴子 跟老夫动起真格的来了,误我好事,难道我怕你不成。一时气冲脑门,横冲直闯,要杀出一条血路来。谁知杀出了一身臭汗,气竭力虚,无济于事,再让阴风一吹, 便打起摆子来了,忽冷忽热,四肢无力,不由翻身落下马来。 
 
   再说嫦娥在玉皇阁左等右盼,不见关羽杀出阵来,又见恭城上空密雾浓重,电闪雷鸣,知道关羽被孙武困在阵中了。她有意要帮他一把,见尧山上长着无数野果“陶舅娘”,便将它变化成小灯笼,抛向恭城,小灯笼像雨点般从天而降,挂满恭城的树枝上,犹如满天繁星。 
 
   密雾被灯笼一照,便渐渐散去,孙武见关羽病倒在地,吃了一惊,连称有罪,一时找不到草药,就到百姓家中要来生姜、大蒜、辣椒、炒米、黄糖、茶油合起,烧了一碗油茶让关羽喝了。关羽顿时出了一身大汗,病就跟拿掉了似的,一身清爽,十二分精神。
 
   从此,老百姓根据孙武的配方,做出了闻名中外的“恭城油茶”,连乾隆皇帝也指名恭城油茶为贡品进献朝廷呢。
 
   那些小灯笼呢,嫦娥见它们挂在树枝上,煞是好看,蔚为奇观,哪里还舍得收回去,突然灵机一动,干脆造福一方,将它们变化成一个个果子,红通通的,满山遍野,满目琳琅。 
         
   因那果子的样子很像城市的“市”字,故老百姓就将果子取名为“柿子”。子,在古时是对圣人的敬称,如孙子、孔子,吴道子……称柿为子,也表达了百姓对兵圣、武圣的敬意。
 
   后来,恭城的老百姓还在关羽坐过的地方盖了一座武庙,保存至今,完好无损。
 
        
   又后来,恭城出了个叫莫纪德的油茶大师,他在《恭城油茶三字经》中写道:
 
             恭城人,爱油茶,名远播,成文化,讲板经,传华夏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五岭南,瘴气大。古后生,昏树下。半夜里,醒来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叶珠滴,进嘴巴,采嚼之,神奋发。后谓之,神仙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古九黎,蚩尤大,与炎黄,争华夏。涿鹿败,黄河下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复起鲁,三苗霸,尧舜禹,连征伐。自夏启,渐分化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徙五岭,又两化。苗瑶人,梅山家,尚渔猎,种庄稼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砍烧垦,芋菽麻,山地粮,难咽下,渐习之,煮油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唐宋后,苗瑶划。湘粤桂,各安家。恭之瑶,唐始入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落平地,居山洼。挞鼓敲,平瑶话,过山瑶,学种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论源流,起瑶家,北传南,上至下,全恭城,皆同化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茶野生,石山崖,收籽仔,栽篱下,挖山地,广开发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茶有道,蕴文化,深山里,温差大,北垌源,产贡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春来暖,长新芽,清明后,谷雨茶,称上品,药用佳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去暑热,治发痧,健脾胃,寒湿拔,明肝胆,容光华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茶采归,置地下,晾水汽,沤则差,起锅炒,勤翻抓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叶软后,复搓擦,火炕头,竹篮挂。火烟熏,形同腊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春夏秋,几轮芽,如法制,存于家。上之市,必好价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古尚礼,传佳话,讨老婆,送女家,盐海誓,山盟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时久远,谁知它。中国人,勤祭祖,晚献荤,早奉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新合瑶,婚娶嫁,请媒舅,讲开茶,其礼俗,今可查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势江人,请大师,青粽叶,包好茶,置神龛,香火押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又传说,乾隆帝,江南游,老师家,贫无肴,打油茶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木叶水,伴米花。帝食后,神焕发,爽神汤,传佳话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远方客,进瑶家,妇下厨,煮油茶,喝三碗,五脏达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莫怪罪,瑶细麻,山珍味,随煮炸,酒尽兴,方作罢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油茶具,木槌把,锅中茶,慢慢打。打油茶,没得法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水要烫,锅要辣。干茶叶,用水发,稍后洗,烟味杀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若要香,放生姜,配花生,一起打。论茶艺,有说法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放油时,锅头辣,放水后,擂几下,调细盐,味方佳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一杯苦,二杯湿,耐烦点,三杯茶。色香味,细品呷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配香料,一大抓,葱或蒜,花生米,麻蛋果,炒米花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茶食品,多如麻。山红薯,田中芋,苞谷米,大南瓜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逢节气,多样化,好糯米,水渗发,包成粽,稻杆扎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糕点类,更复杂,几十种,眼看花。山地货,配糯粉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蒸或煎,都是粑。加馅料,甜或辣,增其味,顶呱呱。 


评论